钼精矿创两年新高,钼铁四个月暴涨35%,三大钢铁巨头罕见联手暂停采购,剑指市场非理性炒作。
7月30日,太钢集团、中信泰富特钢与青拓集团联合发布声明,宣布即刻暂停钼铁采购,以应对当前市场非理性炒作引发的产业链乱象。措辞严厉的声明中,三大钢企直指钼铁价格大幅上涨已造成高端含钼不锈钢及特钢原料成本严重倒挂,威胁国家高端制造装备供应链安全。
市场数据显示,暂停采购决策背后是钼铁价格的惊人涨幅。7月30日当天,45%-50%品位钼精矿报价达4280-4310元/吨度,创下2023年8月以来新高。钼铁价格同步飙升至27.3万-28万元/吨,近四个月涨幅高达35%58。这一波“阶梯式上涨”已让整个产业链承压。
钼在工业领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钢铁行业消耗了全球80%的钼资源,尤其在高端钢材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添加微量钼即可显著提升钢材性能:仅需0.3%-0.5%的钼添加量,就能使钢材强度提升30%,耐腐蚀性提高50%以上。
在高端不锈钢领域,钼的作用尤为关键。以常见的316L不锈钢为例,其含钼量约为3%,冶炼一吨316L不锈钢约需50公斤钼铁。成本传导效应明显:钼铁价格每上涨1万元,316L不锈钢的冶炼成本就增加500元/吨。当钼铁价格在四个月内飙升35%,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可想而知。
表面上看,钼价上涨存在基本面支撑。
供应端持续偏紧:6月进入传统设备检修季,部分矿山按计划停产维护;7月环保检查力度升级,小型钼矿山被迫减产。国内钼精矿整体品位下降,市场流通量进一步收缩,持货商惜售挺价情绪浓厚。
需求端表现强劲:7月国内钢厂钼铁招标量已超1.3万吨,市场需求旺盛。新能源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核心驱动力——光伏薄膜电池对钼靶材的需求激增,半导体制造中钼基合金使用量扩大。
三大钢企在联合声明中直指问题核心:非理性炒作行为扭曲了正常的供需关系。”这一波钼铁上涨更多的是贸易商捂货惜售导致价格快速上涨,下游成本压力攀升。”一位钢企负责人坦言。
面对失控的市场,太钢、中信泰富特钢和青拓集团的联合抵制行动在业内实属罕见。三家企业作为国内钼铁主要用户,此次联手释放出强烈的市场调控信号。除了暂停采购的强硬措施,三大钢企还向市场发出三点核心呼吁:
· 抵制投机炒作,回归基本面定价
· 加强行业自律与合作,稳定关键原材料价格
· 推动建立长期健康的产业链机制
这一行动迅速获得行业关注。暂停采购不仅是对当前价格的非暴力不合作,更是对建立产业链新秩序的积极尝试。声明特别强调响应国家“反内卷”号召,确保钼铁及其他关键材料的供应稳定与价格合理。
钼市场的异动并非孤例,整个小金属板块呈现普遍升温态势。
钨市场7月价格全线突破2011年峰值,核心品类涨幅超25%。供应端面临资源枯竭、成本攀升、环保限产等多重压力,而需求端则迎来军工订单井喷和新能源结构性爆发。
钒市场同样呈现供需紧平衡下的结构性分化。FeV50-B月涨幅达9.7%,FeV80-B较年初上涨32%。东北主产区现货紧缺,贸易商采购困难,部分企业甚至暂停报价。
这些小金属的共同特点是:在新能源转型中战略价值提升,供给刚性凸显,市场对供需变化的敏感度极高。一旦资本嗅到机会,极易形成投机炒作与价格暴涨的循环。
长期来看,钼的需求增长趋势并未改变。2024年中国钼精矿产量同比增长3%,而国内需求量增幅达8%。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将持续成为核心驱动力。
在产业层面,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正为供应链稳定提供新方案。求精新材料与上海钢联共建的“物联网锡山库”,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入库、存储、出库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全球钼消费总量创历史新高,新能源产业对钼靶材和中子慢化剂的需求仍在扩张。钼的战略价值不会因价格波动而改变。物联网锡山库等数字化尝试正在重塑金属仓储物流,而杭钢集团年产251万吨不锈钢项目即将投产。
产业新秩序的建立可能由此开始:当主流企业放弃短期博弈转向长期机制,当数字化穿透传统贸易的信息壁垒,投机炒作的空间终将被挤压殆尽。
无锡市吉河特钢有限公司www.bxgtg.com电话:15852830970主营:310s不锈钢板|310s卷板|310s角钢|310s圆钢|310s不锈钢棒|310s不锈钢卷板|310s不锈钢无缝管|310s不锈钢焊条